第一篇:银行防范操作风险自查报告
银行防范操作风险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合行总部工作,本人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关于落实案件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案件风险的通知》、《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精神以及省协会《关于防范操作风险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学习讨论,充分了解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认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危害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牢固思想防线。本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与联社下发的文件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思想防线 1、提高政治意识。能够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经受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二是能够顾全大局,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站在单位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工作,坚决不说不利于全局的话,不做不利于全局的事,坚决完成社里安排的工作任务。三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集体为重,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四是能够加强自身爱岗敬业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觉接受广大客户监督,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一名合格的信合人。 2、恪守规章制度。一是能够按照国家金融法令,有关法规制度和现金管理条例,具体办理现金、有价单证的收付和调拨工作,正确办理残破币的兑换,严格库存限额,及时调拨和上
解现金。二是能够自觉加强柜面监督,严格审查凭证要素,做好反假工作,准确及时编制各种现金报表、调拨计划。三是能够坚持轧帐制度,正确使用有关登记簿,做到帐、簿、款相符;严格按规定处理长、短款,发现差错能及时汇报。四是能够加强库房管理,坚持钥匙分管,明确分工,同进同出,做到“六无”标准;遵守钱帐分管和“四双”制度,按要求做好库房的管理工作。五是能够严格按照我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柜员权限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好柜员卡和密码,做到保管严密,操作合规。六是能够不断增强防范意识,落实“三防一保”;认真熟记防盗防抢防暴预案,熟练掌握、使用好各种防范器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护信用社的财产安全。 二、严谨工作、生活作风 在工作作风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四点:一是突出一个“实”字。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上报数字以实为本,不搞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汇报工作敢说真话实话,不夸夸其谈,弄虚作假,做到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二是牢记一个“细”字。细心做好大小票币、损伤币的兑换整理工作,做到点准、墩齐、挑净、捆紧,及时上解;严格按照金库保管制度,细心做好库房的保管工作,确保工作无疏漏。三是做到一个“快”。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办理业务快而不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做到一个“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纪律的事情敢于纠正,自觉维护单位利益。 生活作风上,能够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教导,用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牢固树立“平凡”意识,忠
于“平凡”岗位,保持“平静”心态,甘于“平淡”生活,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如政治理论学习只侧重单位里组织的学习,对许多政策、法律、法规只知其表,不知内含;业务上只注重钻研出纳工作,对其它的经济知识学习不够主动,不愿意去学。二是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候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除出纳工作较为重视,对其它工作不愿主动插手。三是工作缺乏创新,按部就班;许多工作只是照着别人学,不去钻研,不去研究,不去归纳,办事凭经验,凭主观。四是内控制度的落实存在薄弱环节,同事间相互信任,“四双”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等。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始终坚持抓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二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等案件案例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实施细则的学习,真正把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篇:银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银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根据我行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有关风险防范的通知》的通知,我分理处主任为排查第一责任人,于2014年11月10日至2014年11月11日进行了一次认真自查,确保我分理处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行。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分理处通过自查方式,确定我处员工未有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高利贷行为。通过员工行为排查,我处员工均未参与民间高息借贷、非法集资、未从事冒名贷款以及当民间借贷的“掮客”参与民间借贷行为。
二、我分理处一直以来加强贷后管理,严格执行贷款“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确保我处贷款资金未流入民间借贷、涉农企业未参与民间借贷,通过贷款用途自查,确保了贷款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我处员工未有为亲属、朋友等关系人,违规办理贷款、投保、担保、融资、结算等业务。
三、我分理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非法集资处置工作,发挥银行业宣传优势,通过正面的金融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特别对大额支取和账户进行监测,关注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线索,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业传递。
- 1 -
通过我分理处的排查,未发现存在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行为。排查结束后,我处员工签订《承诺书》,承诺没有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和高利贷等活动,并自愿接受单位审查和群众监督,并主动接受单位的管理。
- 2 -
第三篇:2014年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2014年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自查报告
为防范化解运营操作风险,根据分行《关于开展2014年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的通知》的要求,我行成立了以主管行长挂帅的运营业务操作风险排查小组,开展2014年运营操作风险排查工作,特别针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具体如下:
一、运营主管履职情况。
通过屏打0307柜员属性与柜员责任制核对,未发现有相冲突现象,能合理确定劳动组合,正确划分柜员业务范围和权限,落实柜员岗位责任制。保证了abis系统安全运行与业务的正常办理。
对查库登记簿所记载情况与监控录象进行核对,未发现有作假现象。能严格执行网点查库制度,能做到每周查库一次;在日常营业期间,能监督柜员做好“一日三碰箱”;柜员现金箱交接时,能仔细核对现金箱个数。
能按规定及时做好会计监控系统预警信息的核实,组织核查各类会计业务差错、事故和违规行为,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改进 ……此处隐藏4162个字……事件的风险暴露数值落在黄区,评分者注意到该事
件的间接损失非常严重,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做法是:
a. 手工将落点调整到橙区
b. 无需进行处理
c. 调整风险地图界限
d. 重新进行该风险事件的评分
17. 下列机构中,需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分的是:
a. 总行业务部门
b. 分行业务部门
c. 支行和网点
d. 以上皆是
18. 下列那个控制措施一般不会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
a. 复核制度
b. 保险制度
c. 培训制度
d. 权限管控
19. 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进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时,
如某项业务无法 划入八大业务线,则其对应的计算系数为
a. 10%
b. 12%
c. 15%
d. 18%
20. 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商业银行使用高级法计量操作风险的内部损失数
据至少应符合:
a. 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5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必须使用5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b. 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5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
业银行,可使用3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c. 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3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必须使用3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d. 商业银行应具备至少3年观测期的内部损失数据,初次使用高级计量法的商业银行,可使用1年期的内部损失数据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执行rcsa的过程中,需要对控制落实度进行评分的机构有:
a. 政策制定部门
b. 总行业务部门
c. 分行业务部门
d. 支行及网点
2. 在对剩余风险暴露进行评分时,可供参照的依据有:
a. 本行的历史损失数据
b. 外部的历史损失数据
c. 本流程的平均交易金额
d. 本流程业务专家的经验
3. 影响风险地图界限设置的主要原因包括:
a. 评估对象管理层的风险偏好
b. 评估对象的业务规模
c. 历史损失数据
d. 外部事件
4. 以下事件中,符合ldc收集条件的有
a. 某支行失窃现金20,000元,达到该条线ldc收集金额门槛
b. 某省分行重要涉密资料被盗,损失金额未达到ldc收集金额门槛
c. 某支行运钞车被歹徒抢劫,损失金额暂时无法估计
d. 某支行广告牌掉落砸碎大门玻璃,损失未达到条线ldc收集金额门槛
5. 下列事件中,属于银监会规定必须报告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
a. 高管人员严重违规
b. 某金库失窃100万元人民币
c. 重要空白凭证在运送途中被抢劫
d. 省分行核心系统中断业务8小时
6. 选择kri的考虑依据主要有:
a. 指标的个数
b. 指标数据的收集成本
c. 指标与风险要素的相关度
d. 指标收集的频率
7. 以下哪些损失属于间接损失的范畴?
a. 无法追索资产或资金
b. 广大客户服务质量受损
c. 运营中断
d. 员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8. 根据银监会指引,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应至少能够
a. 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
b. 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
c. 动态显示外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情况
d. 监测关键风险指标
9. 下列选项中,属于ldc收集重要数据项的是:
a. 事件发生的时间
b. 事件发生的地点
c. 事件责任人
d. 事件预估的损失金额
三、 判断题
1.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2. 内部审计是操作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直接对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负责。
3. 由于管理层经营策略的原因所导致的收入减少也是操作风险的一种。
4. 应急和业务连续性计划是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最大程度确保银行在经营遭遇严重的中断事件时继续运营并控制损失。
5. 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时,如某个业务条线的资本要求为负值,则可抵消其他业务条线正的资本要求。
6. 对某一个流程设计控制措施的原则是尽量增加控制措施的环节和数量以降低剩余风险暴露。
7. 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资本时,如某一年各业务条线资本要求加总后为负值,则该年资本要求以负值乘以系数,并可扣减资本要求总数。
8. 在执行rcsa工作时,各分行对剩余风险的评分简单加总即可得到总行对剩余风险的评分。
9. 在规模相似的分行,同一种业务原则上应设置相同的风险地图边界。
10. 操作风险损失一般来说遵从正态分布的特点。
11. 新产品、新业务上线时,由于没有进行正式的业务经营,因此无需进行操作风险的评估。
12. 为保证资本计量的可靠性,商业银行应尽量采用较为简单的资本计量方法。
13. 保险是缓释操作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不应因此忽视控制措施的重要作用,且应制定相关的书面政策和程序。
14. 对于跨部门或业务条线发生的损失事件,应由最先报告的部门或业务条线作为事件损失单位。
15. 银行应对内部损失数据进行保密,禁止同业访问以防机密外泄。
16. 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银行可对部分业务条线使用高级计量法,部分业务条线使用标准法。
17. 如员工发现应汇报的损失事件,即使该事件并未发生在本人所在的部门或条线,也应该发起汇报工作。
18. 商业银行运用外部数据估计潜在的操作风险大额损失时,应同时借助风险管理专家的主观情景分析。
19. rcsa和kri分别是对风险暴露的评估和预警,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应根据两者的结果启动行动计划,而ldc是记录已经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因此没有必要根据其结果启动行动计划。
20. 推行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果应与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
文档为doc格式